温州谨此一席,制造业亟待下手!
近几年,长三角及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出现了个怪况:城市政府既在努力清退低端企业,又在“疯狂”招引优质企业。
缘何发生这种怪况?一方面,城市需要发展;另一方面,发展需要空间。
城市发展,重心自然在产业升级上,产业升级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:如果制造业的高科技含量高,首先企业收入高,政府收税高,员工工资水平高,对人才的吸引力高;其次高工资导致消费水平高,城市市场被激活,企业收入高可以更多投入研发,占领更高的产业领地,政府有钱可以更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社会福利,导致老百姓更乐于消费,所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。
再次,高科技产业资源环境代价小,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,提高生活水准,从国外进口自然资源,使用高科技进行加工,再出口,利润高,赚的多;在国际市场上,高技术含量产品能迅速,大面积占领市场,很具有竞争优势,也是一个良性循环。
而产业升级只有两条大路:①:培育本土高新企业;②:招引外来优质企业;
培育本土企业,是一个长期且难以见效的过程,能够影响市场格局的技术,或降本增效、或研发创新,每一次突破都需要长时间的摸索,大资源的投入,其中,成本难以控制、人才难以维系、成果难以确定。
而招引外来优质企业,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:给地、给税收、给政策、给配套……吸引更发达城市的企业总部落地、研发落地、生产落地等形式入驻城市,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。
在后疫情时代,陷入发展瓶颈城市越来越多,在招商引资上,城市们也似乎陷入了“内卷”,往往一个优质企业有好几个城市在谈落地条件,竞争不可谓不激烈。
不论是培育本土企业,还是招引外来企业,都面临的两个大难题,一是企业用地空间,二是相关产业配套。
比如,一个城市看到了某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,想要培育或招引该产业龙头企业,以此形成产业链,但区域发展已经相对成熟,如果只能做点状布局,新兴产业、重点产业很可能被安排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建筑中,导致的结果就是重点产业无法形成集聚,也没有办法形成产业的广度与深度,生长不出产业集聚的效应,自然也没有办法形成强竞争壁垒。
许多优质企业花费巨大的人力、用地成本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“死撑”,不愿意来温州等成本压力相对轻松的城市发展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“产业配套不完善”。
例如,随着智能制造、数字工厂的兴起,企业会把研发放在最接近市场与想法的城市中。再叠加3D打印机、数字技术等等,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市场销售完全可以在一个空间内实现——生产与用户直接对接,“没有中间商”,在研发之初就占领市场,甚至用户就是研发成员之一。
而企业落户在配套不完善的城市,则会出现新产品的研发材料需要从上海寄出,研发设备从深圳购买,产品研发成功后产业工人水平不足难以快速生产,城市市场体量过小无法测试产品等一系列问题。
如何破局?
通过规范用地性质来打造城市产业复合空间,打造“功能混合”的产城融合综合体!产城融合不是一种简单的堆砌和合并,而是基于区域整体氛围的和谐发展的理念,进而形成包括生产厂房、办公写字楼、科研机构、商务公寓及配套商业等在内的综合性科技集群、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能力和营商环境。
特别是近年来,随着产业转型升级,传统的工业用地政策已经无法满足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要求,许多城市相继在工业用地转型政策上开始思考,希望顺应市场需求,提升土地开发效率,最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比如,2018年9月,东莞开始出台《创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》,是国内第一个将创新型产业用地写入地方性政府规章的城市。
而温州,为了加快城市发展步伐,深度推进《温州市新一轮制造业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攻坚行动实施方案(2021-2023)(征求意见稿)》,大力推动城市中心区老旧工厂拆改工作,规范土地使用性质坚决实施淘汰落后、创新强工、招大引强、质量提升攻坚行动。
自此,温州城市中芯区再难寻找到适合制造业生存的M1及以上厂房出售,部分无法准入M0、M1用地的企业被迫外流,温州城市东拓势不可挡!
中国·温州安全(应急)产业园,温州城市中心区谨此M1工业园区,浙江省首个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,坐落于温州城市东拓主战场——瓯江口新区,集合生产研发、人才招培、商业服务、金融服务、生活消费、医疗娱乐等综合功能于一体,建立“科研院所+龙头企业+产业基金+高层次人才+产业运营”为标准化的运营模式”,打造东海湾区产城融合综合体,着力安全应急产业转型升级,赋能城市区域经济高速发展!